重锤与利刃的协作:连铸生产线上的高效去毛刺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02 16:03:58 作者:武汉南锐 浏览量:1
在连铸生产线上,一种结合飞锤(甩锤)与刮刀的组合式去毛刺机装置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款专用设备与普通机加工去毛刺机存在本质差异,专为处理高温、高速行进中的连铸钢坯端面及表面毛刺而设计。
以下将详细解析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与应用价值。
设备概述
连铸过程中,铸坯经火焰切割或剪切后,其底部断面常因熔融金属残留形成粗大坚硬的毛刺。若不彻底清除,将导致:
划伤轧辊表面,造成设备损伤与高昂维修成本;
压入钢材表面形成缺陷,影响产品质量;
堆垛不稳,增加运输难度与安全风险。
“飞锤+刮刀”的组合机械去毛刺方式,以其高效性与可靠性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部件功能与工作机制
1. 飞锤机构(Swing Hammer / Rotary Hammer)
功能定位:主导冲击与破碎,针对大型、坚硬毛刺实施初步强力清除。
工作原理:
锤头安装于高速旋转的转子;
传感系统检测铸坯位置后,液压或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飞锤迅速降至工作位;
高速锤头凭借巨大动能撞击、砸碎毛刺;
该过程冲击强烈、噪音显著,是清除主体毛刺的核心环节。
2. 刮刀装置(Scraper Blade)
功能定位:精细清理与碎屑收集,去除飞锤处理后残留的粘连物。
工作原理:
刮刀位于飞锤后方,可固定或可调;
以设定间隙或接触压力刮除铸坯底部残余毛刺与氧化皮;
刮落碎屑经溜槽或输送装置统一收集处理。
系统协同流程
铸坯检测:光电或热金属传感器探测铸坯端头位置;
飞锤作业:控制系统触发飞锤机构定位击打;
破碎清理:铸坯匀速通过,飞锤完成粗破,刮刀执行精刮;
复位反馈:飞锤复位,系统发送完成信号至主控台。
优势与挑战
优势
🚀 高效可靠:“重击+精修”组合模式适应连续生产节奏;
🔧 适应性强:适用于方坯、矩坯、板坯等多种断面与钢种;
📘 技术成熟:久经验证,维护便利且经验丰富。
挑战
⚠️ 磨损严重:高温、高冲击工况下部件损耗迅速,需频繁更换;
🔊 噪音振动:冲击过程产生较大噪声与机械振动;
🎯 控制要求高:需精确调控飞锤动作与刮刀间隙,避免坯体损伤;
🔍 依赖坯料质量:对翘曲、“鱼尾”等切割缺陷较为敏感。
总结
飞锤与刮刀协同的去毛刺系统,是连铸生产中一项关键工艺装备。飞锤作为“攻坚者”破除主要障碍,刮刀作为“清扫者”彻底收尾,二者协作充分体现了工业领域针对特殊需求的专业设计智慧。该方案不仅保障了连铸轧制生产线的稳定运行,也显著提升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