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动态

轧钢厂生产准备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时间:2025-07-02 16:45:15 作者:武汉南锐 浏览量:2

一、导卫

1.功能:扶持轧件将其顺利导入导出轧槽以保证轧出外形精确、质量合格的产品。

2.各轧机架次、导卫盒、导卫板、导管、鼻锥、导轮等导卫组件的选择严格遵照“导卫配置表”及导卫尺寸表。

3.导卫磨损件更换技术要求

3.1.滚动导卫两导轮装配开口度尺寸按红坯尺寸进行控制,粗中轧滚动导轮开口度可比轧件高度大0.5mm,精轧滚动导轮开口度应与轧件尺寸相等或小于轧件尺寸0.2mm左右。

3.2.粗轧滑动导卫及滚动导卫导板表面磨损大于8mm时必须更换,滚动导卫辊面磨损大于0.5mm,局部磨损大于1mm必须更换。

3.3.中、精轧滑动导卫及滚动导卫导板表面磨损大于6mm必须更换,滚动导卫辊面磨损大于0.2mm,局部磨损大于0.5mm,必须更换。

3.4.导管、导槽更换原则比照粗轧滑动导卫执行。

3.5.切分导卫切分时冒火花,必须更换。

3.6.定期检查导卫支撑臂即导卫使用时间超过2个月,必须整体拆卸,检查所有零件,磨损件及时更换。

4.导卫组装注意事项

4.1.拆卸要尽量不损伤导卫,

4.2.装上的轴、轴承、齿轮、窝轮窝杆、端盖等装配件必须保证无损伤、清洁。

4.3.干油润滑导卫轴承、齿轮箱等部位必须注满润滑脂,油气润滑导卫严禁注润滑脂。

4.4.扭转导卫开口度,角度必须调整准。

4.5.导辊轴装拆时,用铜棒轻轻敲击,防止表面变形及下部丝扣损坏,辊轴装好后用铜棒敲击导辊上下并进一步旋紧丝扣,减小轴向间隙并保证导辊旋转自如。

4.6.左、右导轮臂要对称安装,并加好垫片,保证一定调整余量。

4.7.导卫付、导辊、鼻锥轧槽孔型中心线必须重合。

4.8.导卫付前端(或鼻锥前端)上下弧面与轧槽上、下间隙相等。

4.9.入口导卫付,内膛宽度必须保证轧件按孔型设计要求准确导入轧槽。

4.10.出口导管安装必须保证轧机顺利脱槽,并走向正直。导管前端(或鼻锥前端)与轧槽吻合。

4.11.导卫组装完毕后,应将导卫型号、架次、品种规格标于导卫上或挂标牌。

4.12.粗轧导卫安装时,距离轧辊5mm;中轧导卫安装时,距离轧辊4mm;精轧导卫安装时,距离轧辊3mm。

4.13.导卫组装完成后,必须用压缩空气检查油路和水路。

4.14.导卫间隙与样棒尺寸相比较应小于或等于0.1mm,这样能够保证导卫与料型形成一定的夹持力。

4.15.切分导卫15、16架进口在装配时一定要注意蜗轮蜗杆的调整,在

上线前必须认真检查调试,做到能够调整导卫夹持力。即在调整导卫时,左右两排导轮能够同时向内外移动,形成均匀的夹持力。

5.导卫摆放原则

5.1.滚动导卫

a.滚动导卫总成按机架(大类)、成品规格(小类)的优先等级堆

放。

b.导轮、插入件按导卫型号(大类)、孔型(小类)的优先等级来

堆放。

c.滚动导卫盒按导卫型号堆放。

5.2.滑动导卫按机架(大类)、规格范围(小类)的优先等级来堆放。

5.3.鼻锥、导板、导管按类型、规格的优先等级来堆放。

二、车床

1.功能:轧辊车床用于车削轧槽,铣床用于铣螺纹筋

2.车床操作

2.1.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轧辊车削技术及数控铣床的操作技术。

2.2.熟悉车床上手柄、按钮的作用,并能准确操作。

2.3.掌握各附件、工具、量具、样板等的使用性能及精度,准确使用。

2.4.吊装或拆装轧辊时应小心,以免碰坏卡盘及顶针。

2.5.工作前对轧辊各部尺寸对照图纸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

2.6.根据工件形状、材质、技术要求、机床负荷能力,合理选择装卡方

法、切削量、加工步骤。

2.7.精密量具、工具、样板、使用前要校准,复核其尺寸,测量要准确,禁止用精密量具测量粗糙表面。

2.8.严格按车床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9.为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操作者有权及责任提出合理化建议。

2.10.对质量、设备事故,要认真分析研究,共同吸取教训。

三、轧机装配

1.设备名称:闭口轧机、短应力轧机

型号:

粗轧机组1H—4V:φ550闭口轧机

粗轧机组5H、6V中轧机组7H—10V :φ450闭口轧机

中轧11#、12# 、精轧机组:φ350短应力轧机

2.设备技术参数

图1_01.png

图1_02.png

3.组装轧机前的准备工作

3.1.轧辊的检验轧钢之家ID:zhagangzhijia

检验孔型:用孔型样板严格测量孔型,确认是当前所准备的规格;不合格的轧槽涂红漆。另附轧辊检验标准。

3.2.迷宫圈的安装

安装前擦净辊颈,将迷宫圈放在轴承感应加热器上加热,温度为120℃(可以用加热时间来恒定),当温度加热到120℃即可往辊颈上装配,安装时可以用铜棒轻打迷宫圈的外圆端面,装上后顶住迷宫圈的外圆端面,防止冷却收缩时轴向回松。

3.3.轴承内圈的安装

加热前用卫生纸擦净内圈表面上的油污,然后放在轴承加热器上加热。加热温度为T夏=70℃,T冬=85℃,当温度达到要求后装到辊颈上,安装过程中可以用铜棒轻轻敲打,保证装配到位。

4.φ350轧机的组装程序

4.1.确认孔型无误后,把装有迷宫圈及轴承内圈的一对轧辊吊到拆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