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动态

手持式辊缝仪校准方式及校准周期

发布时间:2025-07-01 10:19:38 作者:武汉南锐 浏览量:1

以下是手持式辊缝仪的校准步骤及要点,综合相关技术规范整理而成:

一、校准前准备

设备状态确认

确保辊缝仪电池电量充足,仪表与测量体处于关机复位状态。

清洁校验台底座及量块表面,避免灰尘影响精度。

将测量体底端针尖与校验台底座定位孔对齐固定。

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15–35℃‌ 范围内。

 二、校准操作流程

开机与参数设置

按下开机键点亮显示屏,进入校准模式并输入密码。

选择对应规格(例如输入 ‌180mm‌),校验台同步调至该数值后点击确定。

逐点校准

系统提示下一校准点(如 ‌190mm‌),调整校验台高度至目标值后确认,重复此步骤完成多点校准。

针对专业型号(如HGFY-150):

仪表切换至 调试模式,在测头与标定器间放置量块(如5mm/10mm)。

依次执行 零点标定(调整显示值为"0175")、上端标定(显示"0500")、下端标定(显示"0500")。

 三、校准结果复核

数值验证

随机按压测量体,校验台显示值与仪表读数误差应在 ‌±0.01mm‌ 内(通用型)或 ‌±0.05mm‌ 内(HGFY-150型)。

量块测试

在标定器中分别加入10mm5mm0mm量块,确认仪表显示值是否对应 ‌170.00mm‌‌175.00mm‌‌180.00mm‌

 四、校准规范与维护

周期要求:至少每月校准一次。

量程适配:根据测量范围选用对应测杆(如A杆:190±20mmB杆:210±20mm)。

精度保障:校准后需关闭调试模式,断开信号线保存设置。

注:操作中需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避免强制操作导致传感器损坏。

 五、校准周期

 使用频率

高频使用(如每日多次测量):建议 ‌3-6个月校准一次35

低频使用(如每月数次):可延长至 ‌1‌17

极端高频场景(产线连续作业):需缩短至 每月校准‌5

环境条件

高温、粉尘、震动等恶劣环境(如轧钢车间):校准周期缩短 ‌30%–50%‌38

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可执行上限周期7

精度要求与历史数据

校准后误差持续低于最大允许误差的 ‌80%‌:后续周期可延长26

校准结果临近临界值或波动较大:需缩短周期并增加 期间核查‌68

法规与制造商建议

制造商对特定型号(如HGFY-150)的硬性要求:至少每月校准‌5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监控等场景:必须满足强检周期(通常≤1年)8

  周期调整方法

策略

操作方式

适用场景

反应调整法

根据上次校准误差比例增减周期(误差<80%延长期限,>100%缩短)

已有历史校准数据的企业

统计分析法

分析设备稳定性趋势(如标准差、偏移量),动态优化周期

精密测量或高风险场景

期间核查法

在正式校准周期内,用标准量块抽查设备状态(建议每月1–2次)

高频使用或环境波动大的场合

  强制校准触发条件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校准:

测量结果异常或重复性差;

设备受撞击、跌落等物理损伤;

更换关键部件(如测杆、传感器);

跨温差>15℃的环境迁移后。

:企业可依据JJF1139-2005规范制定校准周期文件,并保存调整记录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