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动态

Gartner报告:约26%中国用户已着手于生成式AI

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54 作者:武汉南锐 浏览量:99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研究的报告,显示约26%的中国用户已着手对生成式AI技术的部署。


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中国有6%的用户已经成功部署了与生成式AI相关的技术,有26%的用户正在积极试点生成式AI技术,另有24%左右的中国用户表示将在未来0-6个月内部署生成式AI相关的应用或技术。而最近没有计划或将在五六个月之后才有计划的用户比例约为14%。相比之下,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则为3%,中国用户相对而言走在比较前面。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用户对于数据为核心(Data-Centric AI)的生成式AI能力是比较有信心的,而且其整体信心要高于其它一些类型,例如模型为核心(Model-Centric)AI 的方式。


根据Gartner《2022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尽早采用复合型人工智能(AI)、决策智能等AI技术将给企业机构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缓解AI模型脆弱性引发的问题,有助于捕捉业务背景信息,推动价值实现。Gartner认为,可能下一波比较火热的技术能力,就是所谓的“负责任的AI”。也就是在生成式AI上面加一个保险,让生成式AI生产的内容尽量减少“幻觉”,用一种负责任的形式去为人类所处理。关于未来生成式AI的技术走向,业内人士表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读:


架构角度,现在主流还是在云上运行或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程序,但在受管制的一些行业当中企业内部的选择可能会激增,可能会看到一些本地部署的选择。对于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来说,可以通过生成式 AI 的能力把自己的硬件附加的一些价值体现出来。


模型本身,大模型的推出将会越来越多,未来也会出现更多Fine-Tuning模型。Fine-Tuning 模型的优点在于匹配度会比较高,更贴近业务场景,这也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开源软件或者开源社区将会在这个系统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营角度,未来 6 个月“提示工程”可能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同时“矢量数据库”将会在运营侧变得非常重要。


而在生成式AI技术这个大前提下,生成式AI技术也会潜在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这一点已经在ChatGPT的一些“负面”新闻中有所体现,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醒,对于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应带用负责任的形式看对待及使用、不应当盲从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