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9 16:10:45 作者:武汉南锐工程 浏览量:96
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的发展趋势,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可将其大致分为5个方向,即:快速冷凝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高耐磨蚀材料、模量与强度较高的轻金属。
1.快速冷凝材料:
在我国快速冷凝材料的应用中,较多采用的是微晶、非晶、准晶,其是有色金属材料经过速度为103°℃/s~106°℃/s的冷却而制出的。利用快速冷凝技术,能够将一些合金转化为非晶态,而部分合金的偏析将减少、晶粒被细化,经此得出的材料其性能显著提高。近些年,超微精粒金属的发展速度较快,因其颗粒仅有几十个原子,在经过冷压成型后,晶粒间界仅占总体积的50%,在强度加大的前提下,仍然有着较高的韧性,从而在有机金属材料市场中大受欢迎;
2.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是一种有可能介于陶瓷、金属两者性能之间的有机金属材料,虽然此种材料的高温性能较好,但其塑性、韧性不足,多数采用的是金属的硅化物或铝化物,较为常见的有NiAl、TiN、TiAI等。近些年,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此种材料在韧性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从而加快了应用与普及的步伐折;
3.金属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材料经过特殊加工而制备得到的,其兼具所含材料的各种优点与特点。目前,我国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其主要基体有铜基与铝基,增强剂分为长、短纤维两种。然而,由于我国复合技术没有较大的突破,造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将不断更新、完善,更随着成本的降低,未来复合材料将取替钢材,而成为应用广泛的常规材料;
4.高模量、高强度的轻金属:
我国航空领域,高度关注铝锂合金的发展。由于锂的比重仅占铝的20%,每加入1%的锂,合金将减轻3%的重量,而弹性模重将增加6%。含有3%锂的铝合金,其强度将提高20%~24%,而刚度将提高20%~30%,倘若将此种材料应用于机身上,可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机体重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5.高耐磨蚀材料的研发方向:
黑色高耐磨蚀材料,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表面合金化、表面涂层、表面耐磨耐蚀材料的层状复合。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将不断发展。随着成本的降低,有色金属材料将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发挥其优良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