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动态

冶金行业发展趋势、冶金发展方向如何?

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57 作者:武汉南锐 浏览量:97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冶金产业大国,钢产量、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都接近全球产量的一半。为改善冶金产业产能过剩、逐步实现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国家从政策等方面推进冶金行业转型升级。


冶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冶金工业可以分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主要指包括生铁、钢和铁合金(如铬铁、锰铁等)的生产,有色冶金指包括除后者之外其余所有各种金属的生产。另外冶金可以分为稀有金属冶金工业和粉末冶金工业。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随着物理化学在冶金中成功应用,冶金从工艺走向科学。

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地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标准是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产业、装备走出去的“先手棋”。既要着力提高中国标准水平,增强中国标准硬实力,又要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重为56.7%。我国主要有色金属产量达到6168万吨,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产量。其中,电解铝产量3730万吨,精炼铜产量1002万吨,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7%和43%。巨大的产量意味着巨大的碳排放。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达到14.9亿吨左右。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到6.99亿吨。


业内人士表示,冶金工业是中国主要的碳排放领域之一。钢铁行业作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是中国碳排放大户。冶金行业的排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锅炉、窑炉等都需要消耗燃料;二是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能源本身也是优质的碳质还原剂;三是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冶金过程有大量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温室气体;四是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产生的排放。


根据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钢铁生产与消费天花板基本上已经形成,大概为10亿吨左右。此外,电解铝也是一样。根据预测及近几年的实践,电解铝的消费天花板也逐步地出现。


对于铜行业,专家则认为,中国是个贫铜国家,考虑到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我国铜精矿对外依赖度仍然高达8成左右,所以中国的铜冶炼产能扩张势头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在冶金领域,煤炭更是主力军。在资源禀赋的制约下,使得我国冶金行业碳排放高于水电丰富的国家。


此外,在工业用的金属中,不锈钢、铝、铜等可回收性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回收体系不健全,废旧金属资源混杂现象严重,部分优质废旧金属原料被降级使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虽然我国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冶金生产环节的电耗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基于这些判断,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冶金行业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